现在的物价好离谱了!
逛趟菜市场、超市,大几百就没了,这在以前,爸妈能靠这笔钱撑起全家一个月的生活开销,如今这点钱不够去一趟超市的。
生活中本来很便宜的东西,如今“贵到离谱”了,街边的煎饼果子,从3块钱一个,变成了8块、10块,曾经几块钱一大包的零食,现在分量缩水价格却翻倍,就连卫生纸也是,卷数没多、质量没涨,价格却一路高歌猛进。
是哪些不起眼的日常用品,在不知不觉间成了 “价格刺客”?
首先,看这7样。
奶茶
很多商家总宣传“只需要一杯奶茶钱”,现在发现,一杯奶茶钱还真不是小钱。
曾几何时,几块钱一杯的奶茶是打工人的小确幸。如今?动不动就是20块钱起步。
前几天有朋友过来玩,点了两杯奶茶,花了四十多,本以为外卖会便宜,但实际上为了凑起送,加各种小料后一杯二十几了。
这种还只是普普通通的奶茶而已,要是加点啥别的料,甚至有100多一杯的。
想想,花几十块买一杯添加剂多的奶茶,真的不划算哦。
以后,想喝饮品,不如自己在家煮果茶,方便又健康,还能省下不少钱。
文具
现在的文具价格也是涨得离谱了,以前逛文具店,主打一个平价实用,现在去一趟,简直像被“抢劫”!
以前校门口的文具店,1块钱一支的中性笔,顺滑好写,笔芯还能换,几块钱的钢笔,可以用到天荒地老。
现在随便一支普通笔就要5块、10块、几十块,连橡皮擦都是9块了,扎不扎心?
有次借了我侄女一根笔,她让我记得还她,还专门提醒我价格,我还以为是一盒38,结果是一
一根,一根用不了多久的中性笔38诶!
几块钱一本的厚实笔记本也已成传说,如今那些“简约风”“ins风”的本子,动辄十几二十块,手账本更是贵得让人下不去手。
照这趋势下去,养孩子压力可太大了,还谈什么提高生活水平,能保证基本的衣食住行和学习需求,都得勒紧裤腰带了 。
真希望文具价格能回归正常一点,万不得已也只能用一些国货的基础款笔了。
日用品:洗衣液、牙膏、纸巾
一直以为洗衣液是很便宜的东西,直到妈妈让我买点洗衣液,才发现,天呐,好贵!一瓶得大几十。
如果有 “天然”“除菌” 等各种花哨噱头的产品,价格更高。
洗衣液一桶七八十,洗发露一瓶五六十,牙膏也是二三十,连纸巾都涨到一提50多了,太吓人了吧。
感觉这点工资连卫生纸都要买不起了, 真是除了工资不涨,啥都涨。
这些生活刚需用品怎么省钱?是将洗衣液换成洗衣粉、肥皂,还是网上等搞活动囤点货?希望网友在评论区支招。
面包糕点
小时候几块钱一个的奶油面包,如今要好几十,走进面包店,没个百八十块根本出不来!
普通吐司动辄二十块三十一袋,打上“全麦”“减脂”“无糖”的标签,价格直奔50+。连锁店、网红产品更是贵得离谱。
以前买面包是填肚子,现在买面包感觉是在“炫富”。
有网友笑称,现在的面包糕点的价格,老板怕是把所有的成本算进去后,还加入了家庭成员的一切生活成本,甚至怀疑老板把养老金都算进去了。
水果
水果也吃不起了,小时候,攥着 10 块钱逛水果摊,那可是一笔 “巨款”!能美滋滋抱回两个圆滚滚的大西瓜,沉甸甸地抱回家,切开沙沙的果肉红得诱人,或是能买上好几斤 2、3 块钱一斤的苹果、香蕉,囤在家里,馋了就啃一个,果香四溢。
那时候,水果便宜又实在。
可现在,水果已成当代奢侈品,苹果动辄上10块一斤,西瓜价格从5毛变成了5块,买一个大西瓜就是好几十块。
前几天买了一根甘蔗,结账时是40!草莓、车厘子这些水果,价格更是贵到令人窒息。
以后吃水果,都不敢敞开肚皮吃了。
雪糕
两年没吃雪糕了,怎么变这么贵了?巧乐兹都要5元了,冰工厂要2元,记得几年前才两块的。
小时候的快乐多简单,五毛钱细腻绵密的奶味冰棒,能撑起整个夏天。
如今的冰柜里却全是“雪糕刺客”,现在去便利店,随手拿两支雪糕,结账时发现动不动就要十几块、几十块,心拔凉拔凉的。
婴儿用品
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,但这消费也有点当“冤大头”的感觉。
可能是商家认为家长们 “想给孩子最好” 的心理吧,只要是婴儿用品,价格都翻上好几倍。
家里正有个小宝,给我的感悟就是,不管你买什么,只要加上婴儿二字价格立马翻倍,商家明明可以抢钱,还愣是给我个东西。
文末总结:
工资龟速爬,物价坐火箭——这年头,钱包分分钟被掏空,尤其是那些打着“升级”“专属”“网红”旗号的产品,不过是消费主义裹上糖衣的炮弹。
下次买东西,还是选择一些便宜实在的替代品吧,精明一点,把钱省出来,花在刀刃上!
大象配资-杭州股票配资门户-配资网之家-最正规的股票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